“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。”李克强总理在4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,“有关部门要在这方面下硬功、出实招。” 当天会议确定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7项政策措施。总理以一些发达“双元制”职业教育为例指出,这种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体制,为这些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持。 “过去我们的企业也曾办过职业学校,但由于体制没有理顺,反而企业增加了负担。如今要更大发挥市场作用,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。”李克强说。 当天会议确定,适应产业升级需求,采取政府补贴培训、企业自主培训、市场化培训等方式,支持企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。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技能培训,鼓励企业兴办职业培训机构。 李克强表示,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,建立并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,以促进就业创业为目标,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提供普惠性、均等化、贯穿学习和职业生涯全过程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,并将工匠精神、质量意识融入其中,有利于缓解技能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、推动经济迈上中高端。 李克强强调,要突出“着力培养高技能人才”这一重点。他谈起10多年前在某发达参观考察一家企业时看到的场景:一位高级技工用手浇铸出来的产品,“机器都做不出来”。该企业负责人告诉李克强,高级技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,因而这位高级技工的年薪是他本人的两倍。 “经济要迈上中高端,劳动者的职业技能首先要迈上中高端。”李克强说,“要健全体制机制、营造良好氛围,让高技能人才在社会上受人尊重、有更好的待遇。” 会议确定,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、技能等级等制度,制定企业技术工人按技能要素和创新成果贡献参与分配办法,鼓励凭技能创造财富、增加收入。 “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是推动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。如今技能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,不少企业为此展开‘争抢人才大战’,政府要多方创造条件、增加供给。”总理说。 李克强最后强调,各有关部门要抓紧把政策落到实处,要在制度上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,尽早从“人口红利”向“人才红利”转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