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办教育不能满脑子“生意经” 一家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企业,注定会遭遇挫败;一个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,迟早要栽跟头。这样的例子,不胜枚举。 国内的教育培训机构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。近日,全国160家校外培训机构在河南郑州共同签署《校外培训机构自律公约》,承诺依法、诚信、规范办学,避免“超纲教学”“强化应试”,绝不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等。 这样的自律意识其实早就该有,从当下做起也不算太晚。但“善始”虽易,“善终”却难。数量众多的培训机构是否都能一直恪守公约,恐怕还要“听其言观其行”。 教育培训与其他行业终究不同,既然参与了育人,就肩负着高于其他行业的社会责任。作为商业机构,营利固然可以,但教育培训机构决不能自我降格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纯营利组织。缺乏教育情怀的培训机构即便一时能做大做强,也终究成不了受人尊敬的企业,机构负责人也不可能成长为真正的企业家。 教育情怀并非唱高调式的空洞概念,而是对育人这项特殊事业的敬畏,是对教育规律的遵循,是面对教育对象的谦抑。深厚的教育情怀是一家培训机构不可或缺的基因,但不少培训机构的所作所为让我们失望地发现:它们不具备。 《半月谈》日前刊发报道,揭露当下教育培训市场上常见的“洗脑式”营销。不少家长架不住广告“忽悠”,被培训机构工作人员“洗脑”,报班花费动辄成千上万元,被坑钱、坑娃、坑智商。种种“洗脑式营销”消费着家长们的焦虑,加剧拔苗助长的功利心,违背了教育以育人为本的初心。 校外培训机构的野蛮生长模式必须被终结。今年以来,各级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与工商、人社等相关部门联合行动,采取一系列严格规范治理的举措,传递出明确信号:校外培训市场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,倘若不认清、不顺应这一大势,后果很严重。 脑子里有“生意经”的不仅是培训机构,有的学校也不能免俗。日前,西安某民办学院学生向媒体爆料,学校即将迎来20周年校庆,其所在班级辅导员在班会上要求学生捐款,最低10元,不捐将会被取消评优资格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该校有关负责人回应称将严查此事,并表示捐款“纯属自愿,不得强制”。 近年来,校友以捐款形式回报母校渐成风气,这原本是好现象,但也让一些高校生了攀比之心、摊派之念。有的高校明里暗里把校友捐赠金额的多少当成彼此竞争的“战场”,每逢有校庆等重大活动,总巴望着校友能“慷慨解囊”,甚至把目光投向在校学生,号召他们也“表示表示”。这显然走向了歧途。学生回报母校的形式很多,但若把捐钱当作主要途径,便把学校和学生的关系庸俗化了,也把双方的精神层次都拉低了。学校即便一时得到了经济利益,却容易让众多校友受到不同程度的情感伤害,实在是“打错了算盘”,得不偿失。 相比之下,不少家长的算盘打得更精。某教育媒体前不久发布的《2017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》显示,教育支出平均占家庭年收入20%以上。43%的受访家庭表示,辅导班在教育支出中占比最大。从孩子3岁踏入幼儿园到22岁大学毕业,20年下来,一般而言,家长付出的教育支出从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。 既然培养孩子花了大价钱,不少家长自然希望收获相应回报,于是他们把孩子未来能获得怎样的物质生活当成了主要衡量目标,比如毕业后找的工作“含金量”几何,甚至具化为月薪、年薪多少以及福利的好坏。如此“生意经”看似属于人之常情的范畴,但之于教育来说则陷入舍本逐末的误区。孩子的教育不是一笔商业投资,孩子本身更非理财产品,用纯粹做生意的思维计算孩子教育的成败得失,是对教育本质的背离,是对孩子的物化和不尊重。 让孩子拥有良好的物质生活只是教育的低层次目标,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,学会如何与自然和他人相处,对社会有所贡献,进而成为更好的自己,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过好这一生。那些脑子里只有“生意经”的培训机构、学校和家长,是该好好反省一下了。 |